为持续推进全民艺术普及
《追寻幸福:西方伦理史视角》 本课程从西方伦理学的角度为我们阐释什么是幸福,幸福与伦理的关系,我们的社会体系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。清华大学韦正翔教授结合自身实践和多年生活经验,带领我们探讨这些平时经常思考的问题,一起寻求答案。 韦正翔,现为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共家学派的倡立者(2012年4月23日,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网在“要闻”处全文转载了《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》一书中的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术化——谈共家学派的倡立”) 。 主要著作有:《国际政治的全球化与国际道德危机:全球伦理的圆桌模式构想》《软和平:国际政治中的强权与道德》《生活原来可以如此有趣:在墨尔本大学的思想笔录和生活体验》等。 第 1 章 · 追寻幸福:西方伦理史视角 第 1 节 · 追寻幸福:西方伦理史视角(一) 第 2 节 · 追寻幸福:西方伦理史视角(二) 第 3 节 · 追寻幸福:西方伦理史视角(三) 第 4 节 · 追寻幸福:西方伦理史视角(四) 第 2 章 · 什么是幸福 第 1 节 · 什么是幸福(一) 第 2 节 · 什么是幸福(二) 第 3 节 · 什么是幸福(三) 第 4 节 · 什么是幸福(四) 第 5 节 · 什么是幸福(五) 第 3 章 · 伦理与幸福 第 1 节 · 伦理与幸福(一) 第 2 节 · 伦理与幸福(二) 第 4 章 ·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幸福观 第 1 节 ·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幸福观(一) 第 2 节 ·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幸福观(二) 第 3 节 ·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幸福观(三) 第 4 节 ·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幸福观(四) 第 5 节 ·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幸福观(五) 第 6 节 ·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幸福观(六) 第 5 章 · 社会体系与幸福 第 1 节 · 社会体系与幸福(一) 第 2 节 · 社会体系与幸福(二) 第 6 章 · 欲望与幸福 第 1 节 · 欲望与幸福(一) 第 2 节 · 欲望与幸福(二) 第 7 章 · 理性的幸福 第 1 节 · 理性的幸福(一) 第 2 节 · 理性的幸福(二) 第 3 节 · 理性的幸福(三) 第 8 章 · 秩序与幸福 第 1 节 · 秩序与幸福(一) 第 2 节 · 秩序与幸福(二) 第 3 节 · 秩序与幸福(三) 第 4 节 · 秩序与幸福(四) 第 5 节 · 秩序与幸福(五) 第 6 节 · 秩序与幸福(六) 第 7 节 · 秩序与幸福(七) 第 8 节 · 秩序与幸福(八) 第 9 章 · 解读幸福 第 1 节 · 解读幸福(一) 第 2 节 · 解读幸福(二) 第 3 节 · 解读幸福(三) 第 10 章 · 漫谈幸福 第 1 节 · 漫谈幸福 第 11 章 · 柏拉图的幸福观 第 1 节 · 柏拉图的幸福观(一) 第 2 节 · 柏拉图的幸福观(二) 第 3 节 · 柏拉图的幸福观(三) 第 4 节 · 柏拉图的幸福观(四) 第 5 节 · 柏拉图的幸福观(五) 第 6 节 · 柏拉图的幸福观(六) 第 12 章 ·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第 1 节 ·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(一) 第 2 节 ·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(二) 第 3 节 ·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(三) 第 4 节 ·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(四) 第 13 章 · 奥古斯丁和阿奎纳的幸福观 第 1 节 · 奥古斯丁和阿奎纳的幸福观(一) 第 2 节 · 奥古斯丁和阿奎纳的幸福观(二) 第 3 节 · 奥古斯丁和阿奎纳的幸福观(三) 第 4 节 · 奥古斯丁和阿奎纳的幸福观(四) 第 5 节 · 奥古斯丁和阿奎纳的幸福观(五) 第 14 章 · 康德的幸福观 第 1 节 · 康德的幸福观(一) 第 2 节 · 康德的幸福观(二) 第 3 节 · 康德的幸福观(三) 第 4 节 · 康德的幸福观(四) 第 15 章 · 康德与萨特 第 1 节 · 康德与萨特 第 16 章 · 存在主义和萨特 第 1 节 · 存在主义和萨特(一) 第 2 节 · 存在主义和萨特(二) 第 3 节 · 存在主义和萨特(三) 第 4 节 · 存在主义和萨特(四) 第 5 节 · 存在主义和萨特(五) 扫描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,即可进入网课《追寻幸福:西方伦理史视角》学习。